
經過多年發展,特色裝備產業現初步形成了以換熱器、汽車零部件(專用車)、農機和機械加工為主的四大支柱性產業,建立了比較健全的產業鏈條和配套體系?,F有規上企業43戶,2022年實現產值52.3億元,同比增長17.4%。其中:億元以上企業11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6戶、國家檢驗檢測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6個。
強龍頭 促協同 引領專用車行業整體提升
今年以來,我市全力落實全省汽車產業“上臺階”工程戰略部署,圍繞“長平一體化”協同發展,突出專用車、底盤零部件產業基礎優勢,瞄準關鍵部件環節,緊抓吉西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獲批、俄羅斯遠東經濟特區設立政策紅利和發展機遇,引導專用車及汽車零部件企業發揮“鏈主”作用積極與長春一汽合作,精心打造服務一汽、輻射全國的長平汽車產業走廊,提升產業競爭力。截至7月,全市委改量累計2363臺,同比增長205%。
同時,以“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帶動產業集群協同發展”為抓手,全力支持龍頭企業搶抓產業發展機遇,提升企業競爭力和現實生產力。奮進專用車是我市專用車行業的龍頭企業,為助力企業發展,我市積極協調省工信廳、一汽集團,全力助推企業拓展與一汽配套合作,并通過“精心組織、精準對接、精細服務”助推奮進公司對接長春城投集團考察長春市伊通河綜合中段和南溪濕地商業城集裝箱房項目。目前,已成功中標伊通河綜合中段服務設施提升工程集裝箱小鎮采購項目三標段。
重研發 優結構 打造農機產業發展高地
作為農業大市、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在新一輪東北全面振興和黑土地保護等國家重大戰略背景下,我市從北方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切入,以產品創新和高端智能農機研發制造為突破口,推動產業強基,引導我市農機企業圍繞農機新材料、關鍵零部件、國內領先的智能農機產品等領域開展我省糧食主產區所需的大型、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提升我市農機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打造農機產業發展新高。
以吉林省康達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為例,近年來,該企業以農業裝備高效性、可靠性為主要研發生產方向,堅持產品創新,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高技術企業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監測、物聯網在農機裝備領域的研發與應用,實現智能化播種。同時,重點研發大型耕整地機具,包括12行以上免耕播種機、高速精密排種器、高效滅茬缺口圓盤耙地機等。目前,12行以上免耕播種機已小批量試產,免耕播種機切割盤與排種器兩個關鍵零部件經過持續攻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目前,我市有農機制造企業30余戶,是吉林省農機生產企業最為集中的區域。主要產品有動力換擋拖拉機、深松機、整地機、滅茬機、免耕播種機、水稻插秧機、拋秧機、秸稈自動撿拾打捆機、秸稈飼料粉碎揉搓打捆機,以及玉米脫粒機、剝皮機、自走式玉米聯合收割機、自走式谷物聯合收割機、葵花籽粒收割機、履帶式水稻聯合收割機、農產品初加工機械(禽類自動屠宰分割成套裝備)等近20種系列產品,產品市場覆蓋“三北”地區,部分產品出口到俄羅斯、蒙古、朝鮮等國家。
強創新 延鏈條 推動換熱器產業高質量發展
緊抓我國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跟緊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步伐。我市以精密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方向,引導換熱器企業加強產品創新,做大做強核心產品向前沿領域市場拓展。依托同聚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協同研發、協同制造、協同營銷、協同集聚發展新業態,推動產業鏈配套產品本地化生產和制造,進一步拉伸產業鏈條,推動產值產量提升,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換熱器有限公司(THT巨元)成立于1998年12月,是四平換熱器行業龍頭企業。多年來,該企業在研發、制造、工藝、節能、服務等方面厚積薄發,現已成功實現由設備制造向系統集成,由制造型企業向服務型企業的轉型升級。2022年實現產值69129萬元,2023年預計實現產值88000萬元,同比增長27.3%。
目前,該公司主要有板式換熱器、換熱機組等產品,擁有各種數控設備、開卷矯平剪切覆膜生產線、4萬噸壓機、集成換熱設備制造平臺、全流量系統測試平臺、換熱系統中試中心等,生產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年產能力達到板式熱交換器100萬平方米、集成換熱產品5000臺套,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了30% 和10% 。產品主要應用于軍工、核能、生物質能、電力、石油、化工、冶金、船舶、集中供熱、空調制冷、食品飲料、海水淡化、分布式能源等行業。
從“制造”到“智造”,傳統裝備制造業通過產業創新和轉型升級,具有了更旺盛的生命力,已然成為四平這座城市的一張張名片,它們見證了四平人努力拼搏、奮起趕超的時代腳步,也將匯入四平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時代洪流。